新光證券3035智原台股2023存股推薦ptt證券開戶平台

 

系統自動摘錄國內外經濟新聞,其新聞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新聞01

思科(CSCO.US)Q1營收、EPS均超預期 預計全年營收至多同比增長6.5% 智通財經APP獲悉,北京時間11月17日,全球最大的計算機網絡和互聯網設備制造商思科(CSCO.US)公布2023財年第一季度業績。財報顯示,該公司Q1營收同比增長6%,達到136億美元。剔除部分項目後,每股收益爲86美分,上年同期爲82美分。相比之下,分析師預期營收爲133億美元,每股收益爲84美分。 在首席執行官Chuck Robbins的領導下,思科一直試圖通過硬件和軟件以及通過互聯網提供的新産品來刺激增長。Robbins的目標是使該公司成爲一家定期付費服務提供商,減少對一次性銷售昂貴機器的依賴。在這一策略下,思科的硬件部門成爲總營收的最大貢獻者,該部門營收實現同比增長12%,突顯了市場對思科設備的需求。安全部門營收同比增長9%,與會議相關的協作部門營收則同比下降2%。 而得益于企業和政府在技術方面的支出,該公司還給出了樂觀的營收指引。思科預計Q2營收將同比增長4.5%至6.5%,高于分析師預期的增長約4%;剔除部分項目後的每股收益將達到84美分至86美分。預計2023財年全年營收將至多同比增長6.5%,高于此前6%的預期;每股收益將達到3.51美元至3.58美元。 思科管理層認爲,升級網絡以跟上數據生成的步伐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企業和政府機構無論外部環境如何都在繼續投入資金。在整體經濟下滑的情況下,這種樂觀情緒得到了持續強勁的訂單以及思科通過增加零部件供應來滿足客戶需求的能力的支持。 該公司首席財務官Scott Herren在聲明中表示,其新産品的年化經常性收入增長至超過230億美元,芯片供應的增加幫助公司完成了更多訂單。Herren補充道,這一業績,以及供應形勢的緩解,“爲我們提供了極大的可見性和可預測性,並支持我們增加全年預期”。 財報公布後,思科股價盤後漲3.96%,報46.15美元。今年以來,該股已累計下跌30%。

新聞02

MoneyDJ新聞 2022-12-06 07:31:25 記者 李彥瑾 報導歐洲股市12月5日收跌,原因是歐元區最新商業活動數據不佳,提升市場對歐元區經濟衰退的擔憂。不過,隨著中國政府對於「清零」態度明顯放軟,讓投資人看見曙光,帶動礦業股及其他與中國連動性高的類股走升。 泛歐STOXX 600指數挫跌0.41%(1.82點)、收441.47點。盤面上,對利率敏感的科技股以及雀巢(Nestle)、萊雅(L’Oreal)等必需性消費類股跌幅最大,拖累大盤開低走低;礦業股走揚0.6%,主要受惠中國爆發反封控的「白紙革命」後,中國開始放鬆防疫限制,讓投資人感到歡欣鼓舞,提振金屬與貴金屬價格攀升。 歐洲央行理事會成員Gabriel Makhlouf 5日表示,由於通膨擔憂揮之不去,該行可能會在下週將利率調高2碼(0.5個百分點),未來終端利率或許會超過3%。 法國CAC指數下跌0.67%(45.29點)、收6,696.96點;英國FTSE 100指數上揚0.15%(11.31點)、收7,567.54點;德國DAX指數下跌0.56%(81.78點)、收14,447.61點。 經濟指標方面,2022年11月標普全球(S&P Global)歐元區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10月的21個月低點47.3略升至47.8,但仍低於景氣榮枯線50。 企業消息方面,英國電信巨頭Vodafone宣佈,現任執行長Nick Read將於今年底卸任,由財務長Margherita Della Valle暫時代理職務,引發股價下跌0.13%。 財務陷入困境的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股價躍升2.85%。據《華爾街日報》4日獨家報導,瑞士信貸有意分拆旗下投資銀行部門第一波士頓(CS First Boston),包括沙烏地阿拉伯王儲以及由巴克萊銀行(Barclays)前執行長Bob Diamond掌舵的美國私募股權基金公司Atlas Merchant Capital表示有興趣投資,金額上看10億美元。 (圖片來源:德國央行)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新聞03

MoneyDJ新聞 2022-11-10 11:18:31 記者 周瑩慈 報導華新近年來大舉投資不鏽鋼、鎳資源、電線電纜三大製造事業,其中,在印尼鎳生鐵廠今年來全產全銷加持下,即使不鏽鋼事業下半年明顯降溫,今年前10月營收1504.84億元、前三季營業利益81.69億元,均寫近4年同期高,而在大筆處分利益挹注下,前三季稅後淨利達187.49億元,已超過歷年全年,EPS 5.37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膨、升息環境,以及全球景氣趨緩下,原物料行情、需求均持續承壓,陸續有鋼廠、電線電纜廠開始見虧損,並對明年市況、營運持保守態度。不過,華新近年來陸續投資的冰鎳廠、不鏽鋼廠、電線電纜廠可望在明、後年陸續發酵,尤其冰鎳作為電動車電池材料,未來需求可望高度成長,將是華新未來一大營運動能。 法人指出,即使明年鎳、銅等金屬價格持續震盪,不鏽鋼需求也未明顯回溫,華新受惠電線電纜需求強,以及完成併購義大利不鏽鋼廠、印尼旭日冰鎳廠開始全產能量產帶動下,營收、本業獲利仍有望保持成長動能,再優於今年,而後年受惠印尼緯創冰鎳產、楊梅智能化高效電線電纜產線投產,以及中國煙台不鏽鋼產線完成升級一貫化,也將使中長期獲利表現更穩健,在產業中表現相對亮眼。 華新前三季獲利超越歷年全年;看Q4本業回溫 華新第三季受銅、鎳價走跌,不鏽鋼客戶調節庫存,以及認列不鏽鋼庫存跌價損失等影響,合併營收436.25億元,季減13.46%、年增3.24%;毛利率7.17%,季減3.26個百分點、年減5.32個百分點;營益率3.04%,季減3.2個百分點、年減5.79個百分點,營業利益13.27億元,季減57.89%、年減64.42%。 而業外受惠有處分Borrego開發部門挹注約79億元,加上轉投資公司獲利貢獻、匯兌收益等,稅後淨利達94.59億元,季增73.4%、年增1.09倍,創單季新高,EPS 2.63元。 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1366.65億元,年增23.98%;毛利率10.16%,年減0.13個百分點;營益率10.98%,年減0.25個百分點;稅後淨利187.49億元,年增87.57%,並已超過歷年全年,EPS 5.37元。 展望第四季,不鏽鋼方面,華新表示,客戶的庫存調整速度算快,預期第四季需求可望自第三季谷底回溫,惟回升幅度較難預測。電線電纜方面,華新則指出,該事業受惠台商回流建廠辦需求支撐,今年來需求穩定,到年底前產能也均將保持滿載,因此看好第四季該事業營收、獲利貢獻也保持一定水準,有機會較第三季更好,並推升今年營收站穩近4年高水準,獲利也改寫歷史新高。 製造事業多項投資明後年發酵,助營運續強 展望明年,華新首先看好在不鏽鋼、冰鎳資源的投資效益顯現。為拓展不鏽鋼市場版圖,加強通路、認證、產能等,華新取得義大利Cogne不鏽鋼廠70%股權,預計在今年11月底12月初完成交割、併入合併報表,明年第一季起正式開始貢獻業績。 法人預估,以義大利Cogne不鏽鋼廠去年營收約7~8億歐元、獲利則約0.4億歐元來看,隨明年併入華新,一年可望挹注約200多億元營收、近10億元獲利。 華新並指出,Cogne與賓士、BMW等歐洲車廠供應鏈關係緊密,主要產品也都具備16949關鍵車用認證,產品應用也涵蓋油氣、航太、醫療與機械加工等高端產業,完成併購後,公司除了不鏽鋼年產能將從50多萬噸提高至70多萬噸,更可以用較短時間切入高端應用市場。未來車用高端產品也將導入中國,提供在地客戶。 此外,歐洲為區域性封閉市場,鋼材外銷過去都要課徵25%高關稅,未來透過Cogne,將有助強化華新歐洲銷售競爭力;同時,CAS也在15個國家擁有逾20個經銷通路,也可以為華新擴展全球銷售通路。 在資源事業方面,為參與電池用鎳的生產、銷售,提高鎳產業價值鏈的整合效率,華新投資印尼旭日50.1%股權,已在9月底交割、併表,目前旭日預計在2023年第一季量產,且受惠電廠同步到位,第一季量產產能利用率就可拉到100%,該廠年產能為5.5萬噸冰鎳。 華新表示,目前看冰鎳價格、營益率與鎳生鐵差異不大,但中長期隨電動車電池需求高度成長,冰鎳價格可望進一步提升。法人推估,明年印尼旭日冰鎳廠量產可望挹注華新營收逾300億元,而以公司持股50.1%計算,可望貢獻本業獲利逾40億元。 至於2024年,華新投資印尼緯創冰鎳廠,取得29.5%股權,10月份投審會也已核准,預計第四季完成股權交割,而該廠有望2024年第一季量產,年產能同樣為5.5萬噸冰鎳。法人推估,一年可望再為華新帶來數十億元獲利。 而連同2年前投資的印尼鎳生鐵事業,華新2023年鎳產製能力共可達到6.75萬噸,2024年則可達約8.4萬噸,其中約4萬噸為鎳生鐵、4.4萬噸冰鎳,並可以依市場供需情況,調整鎳生鐵及冰鎳生產比例彈性。 另外,為確保公司鎳生鐵、自用電廠事業等原料取得、生產穩定性,華新投資新加坡IWM公司,間接持有印尼煤礦開發TCM公司18%股權,8月取得投審會核准,待公平會核准之後進行交割,預計在2024年第一季開始量產,該廠將以權益法方式認列相關損益。 而中國煙台不鏽鋼廠擴建軋鋼及冷精棒廠,以及在楊梅建置智能化高效線纜產線方面,華新指出,煙台軋鋼廠完工比例達90%、冷精棒廠達30%,預計兩廠分別在明年第三季及後年第一季開始量產,讓中國不鏽鋼廠區也升級為一貫化鋼廠。 楊梅智能化高效產線同樣預計2024年第一季量產,目前台灣線纜廠年產能逾3萬噸,未來將增加50%,而在台商回流,以及台電推動強韌電網計畫下,看好台灣線纜需求持續強勁,支撐線纜事業營運保持穩健。 (圖片來源:華新)

6285啟碁2023存股名單, 2028威致高殖利率股票推薦dcard, 2706第一店2023存股名單推薦

OPEN445RE115EF5EE

 


2023新百王證券定期定額手續費新開戶優惠 2023元大S&P500殖利率排行推薦ptt 3090日電貿高殖利率股票推薦dcard2023大昌證券定期定額計算 2534宏盛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3443創意高殖利率股票2023合庫大戶投定期定額最低 2012春雨高殖利率股票推薦 9940信義2023存股名單

 

arrow
arrow

    e58tjhc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